预告 || 李树榕:读书的快乐与快乐地读书【桃李湖畔·名师讲堂】

桃李湖畔·名师讲堂

桃李湖畔·学者寄语
讲座信息

主讲
李树榕

时间
2021年4月23日(星期五) 15:30

地点
图书馆(南校区)报告厅1号会议室

主办
内蒙古大学图书馆

协办
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
本次讲座列入第二课堂活动,具体要求请在公众号回复“第二课堂”查看

学者寄语
读书的快乐与快乐地读书

我的父母是解放初期华北大学毕业后支援边疆来到内蒙古的。1953年,作为内蒙古话剧团的建团元老,他们成为了自治区最早的话剧演员。第二年(1954年)我便出生在呼和浩特。
在童年的记忆里,妈妈曾给我买过为格林童话绘制的彩色小人书,其中“乌鸦与狐狸”“蓝鼻子哥哥和红鼻子弟弟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前者告诉我要厚道待人,后者告诉我劳动者是最可贵的。
由于父母作为话剧演员是要“在台词里挖金子”的,没有台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依托他们就塑造不好舞台上的人物形象,因而他们视书为至宝,家里便有了一些藏书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工具书《辞海》《辞源》《康熙字典》《新华辞典》《新华字典》等等。而吸引我的是长篇小说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《曹禺剧本选》《中锋在黎明前死去》等等。
1966年文革爆发,学校几年都不上课,我们十来岁的小朋友就瞒着家长传递当时很难搞到的文学作品《红旗谱》《红色娘子军》《苦菜花》《迎春花》《朝阳花》《晋阳秋》《林海雪原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《踏平东海万倾浪》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《鸟儿栖息在柳树庄》《欧阳海之歌》等等,都是那个时候读的。可是,由于十年浩劫,文化遭殃,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引导,大多属于囫囵吞枣。那时,还有一种读书的快乐就是背诵《毛主席诗词》,每天敲一敲墙等隔壁的小伙伴有了回应,便你一首我一首背诵起来,谁背的多背得好,大家就向谁学习。今天回想起来都觉得有意义。
1971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我成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八团的战士,业余时间还是读书,如列宁的《国家与革命》,还有毛主席著作。我们不太懂的地方就请教老高三的战友,也是有收获的。及至到了上大学,不仅是视书籍为至宝,连报纸上的文章都特别珍惜。大二开始我订了一份《光明日报》,上面的“文史”栏目不仅每期必读,而且还剪下来装订成册,保留了很久很久。作为知识缺环节的一代人,系统地读书成为知识自洽的唯一途径。
1987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,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,我总结出了一套读书的方法,即抓五个“点”:读书首先要抓重点,这是书籍的灵魂也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或独到见解。没有这个“点”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。第二抓难点,这是指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或思想。解决的方法包括与同学讨论交流,查询工具书或相关书籍,最后再向老师或专家请教。第三是抓疑点。这是最容易激发创新思维的地方,也就是自己理解了却不能赞同的思想或知识点。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疑点,就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,敢于突破旧说的开始,非常重要。第四是共鸣点,就是那些读着读着便会浮想联翩、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的知识点或思想见解。这是写读书笔记最好的诱发点,必须抓住不放。最后一个是焦点,特指眼下人们普遍关注却又众说纷纭的“点”,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面。
总之,读书的快乐是任何其他的快乐代替不了的,与观赏影视剧相比,拥有更大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,为此,能够快乐地读书,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。

个人简介
李树榕,内蒙古艺术学院二级教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国家艺术基金评委。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,内蒙古大学教学名师。第十、十一、十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,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馆员。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社会科学战线》《当代电影》《中国戏剧》《中国图书评论》《中国电视》《民族文学研究》等报刊发表论文260多篇,其中60余篇见于C刊。出版《文化资源学概论》《艺术概论》《艺术智慧》《艺术识见》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》第二卷等。2015年获内蒙古文艺评论奖特等奖,两次“萨日纳”艺术评论奖,“索龙嘎”文学评论奖,自治区“五个一工程奖”,1997年获华北地区文艺理论奖一等奖,2014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。2019年获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
往期推荐
罗辽复:世界读书日感言【桃李湖畔·学者寄语】
曹之江:读书感言【桃李湖畔·学者寄语】
宋生贵:读书之乐重在养心【桃李湖畔·学者寄语】
周呈芳:读书——成才之路【桃李湖畔·学者寄语】

播放
201223 内蒙古大学2020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颁奖典礼。方丽英、周琳娟、吴栓虎、刘志中、李俊宏、刘实等出席。

播放
200923 刘实: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构想与阅读推广
【桃李湖畔·名师讲堂】

播放
200704 周星:中国电影价值观与艺术文化坚守的意义(北师大)
【桃李湖畔·名师讲堂】

文章来源:查看原文